工研院今天與大同公司簽約,由工研院技術轉移驅動器研發能量,結合大同的馬達設計製造,雙方就馬達與驅動器電控次系統合作開發,共同為馬達產品創造更高附加價值。
大同公司董事長林郭文艷表示,大同公司為台灣最具設計與製造實力的馬達與發電機公司。為了因應世客製化貼紙界對動力全面電氣化的潮流,傳統馬達須配合更精密與更有效的控制與驅動技術。此次與工研院合作開發馬達驅動器,可讓大同公司的大動力馬達在市場上更接近使用端,更可以縱向深耕台灣馬達設計製造技術,橫向擴展馬達的應用領域。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指出,這次雙方合作是由福華電子公司董事長林蔚山一手促成。工研院長期致力研發馬達驅動器的硬軟體與機構,已累積扎實的開發基礎與關鍵技術。未來透過技術移轉與人員訓練,加上大同公司既有的馬達製造能力,將可整合廠商需求,提供完整的馬達製造整合解決方案,為國內產業開闢新藍海。
標籤機基本原理條碼標籤打印機有熱敏打印與熱轉印兩種打印方式。熱敏打印與熱轉印是最佳的條形碼打印技術,因為它們可以簡便應用在多種粘性標籤材料上,並以出色的邊緣定義打印出準確、高品質的圖案。每種技術都能夠以相同的打印清晰度和速度,產生一維、二維的帶有圖案和文本字體的條形碼符號。兩種方式都使用條碼打印頭對打印表面加熱。熱轉印是通過加熱碳帶,在多種材料上打印出耐用、持久的圖案。熱敏條碼機打印不使用色帶,而是直接在標籤材料上打印圖案。熱轉印打印中,熱敏打印頭給碳帶(色帶)加熱,油墨熔化在標籤材料上形成圖案。碳帶色帶材料被介質吸收,圖案則構成了標籤的一部分。該技術提供了更好的的耐久性和圖案質量。熱敏列印是使用經過化學處理的熱敏介質,當介質從熱敏列印頭下通過時會變黑。熱敏列印機不需要油墨、墨粉或色帶。簡單的設計使熱敏列印機易用和耐久。因為不需要色帶,熱敏介質上的圖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如果標籤被過度的暴露在熱、光或其他催化劑下,材料將會變暗,條形碼將無法被讀取。
胡竹生指出,目前全球各國陸續實施馬達最低能源效率管制標準(Minimum Energy Performance Standards ,MEPS),市場正由傳統馬達跨入高效率馬達的世代轉換,此次跨入馬達驅動器開發領域,並由工研院開發馬達驅動器,主要是希望藉以拓標籤機展未來馬達市場,透過水平整合,強化大同未來盤點機的自主開發能力,在市場搶得先機。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統計,2016年全球馬達市場規模為922.3億美元,各國相繼推動高效率馬達法規政策、開發工業4.0與智慧工廠技術下,進而帶動關鍵零組件馬達發展,預估2020年市場規模將成長至1173.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6.2%。
根據習慣叫法不同條碼掃描器又稱為條碼閱讀器,條碼掃描槍,條碼掃描器,條碼掃描槍及條碼掃描器、條碼掃描器利用光電原理將條碼資訊轉化為電腦可接受的資訊的輸入裝置,常用於圖書館、醫院、書店以及超級市場,作為快速登記或結算的一種輸入手段,對商品外包裝上或印刷品上的條碼資訊直接閱讀,並輸入到連線系統中。
1. 條碼掃描器是用於讀取條碼所包含的資訊的設備,條碼掃描器的結構通常為以下幾部分:光源、接收裝置、光電轉換部件、解碼電路、電腦介面。
2. 條碼掃描器基本工作原理為:由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光學系統照射到條碼符號上面,被反射回來的光經過光學系統成像在光電轉換器上,使之產生電信號,信號經過電路放大後產生一類比電壓,它與照射到條碼符號上被反射回來的光成正比,再經過濾波、整形,形成與類比信號對應的方波信號,經解碼器解釋為電腦可以直接接受的數位信號。
3. 普通的條碼掃描器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技術:光筆、CCD、鐳射 它們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沒有一種掃描器能夠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優勢。